看漫画 首页 都市言情 玄幻仙侠 曲中求,GL百合 GL百合 BL同人 网游竞技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85分页

作者:君当如竹 字数:6382 更新:2021-12-16 00:14:37

:“这样才能品出茶叶的真味。”别说,这茶叶只加入沸水直接冲泡,仔细品来,还挺好喝,果然是苦涩中带着些许回甘,便如人生一般。至此,苏大学士便爱上了这种饮茶方法,一发不可收拾。也逐渐成了文人圈儿里的新宠。

第112章 番外6 嘴仗篇

    宋明宗赵佖虽然文采极为一般,远不及其弟文华公子端王赵佶,更是让其启蒙恩师东坡先生苏轼时常怀疑自己的教学质量,但其辩才确十分了得(苏轼、赵佶:唉,还算是有那么点儿才吧)。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丝毫不顾里子面子,毒舌善辩的帝王。

    某日上朝,赵佖嫌某大臣办事拖拉,突然出口成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末了还加了一句:“这都是小孩子就知道的道理,还用得着朕专门儿告诉你吗?”

    说的该大臣颜面尽失,恨不得挖个地缝儿钻进去。其余大臣也尽皆警醒,反省自身,千万别被官家责骂,老脸实在是受不起。赵佶倒是觉得这话说的很经典,以瘦金体写好装裱在学堂(赵佖办的新式学堂,国库充裕后,让小童免费上学)。赵佶自己也深以为戒。

    有天兄弟一起去春游,赵佖懒懒的躺在草地上嘴里叼着个草叶一动不动晒太阳,同时指使赵佶烧烤,惬意地叨咕:“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闲来无事学猫睡,日子长长慵懒过。这才是生活呀。”

    赵佶顿时蒙圈:“你不是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吗?”

    赵佖勉强挑开了一丝眼皮儿:“哦,此一时彼一时,你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嗯,要灵活处理,嗯嗯,要灵活……烤好了叫我……”然后?然后他就睡着了。

    赵佶:……

    经此一事,赵佶深刻地体会到自家老哥不靠谱儿的双重标准,以及常有理、老正确的惊人才能。以至于文华公子在《文华手札》中给自己九哥的评价是:行事多变,潇洒随姓,不拘一格(赵佶╮(╯﹏╰)╭:我这是客气的说法)。

    《文华手札》中记载了很多文华公子生活中的小事。因其作者文华公子身份的特殊姓,其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其兄长宋明宗及侄子宋武宗的生活片段。成为历史学家了解大宋中兴的两大帝王生活的最可靠文献。

    赵佖打嘴仗的战场通常是在朝堂,要说一般情况下,大臣是不敢忤逆皇帝的,皇帝说啥基本上大臣都会照做。但赵佖实在是段数太高,他经常提出种种在大臣们看来离经叛道、背离组训、无法接受的改革。

    故而,大臣们不得不奋起反抗,迅速成立临时反改革统一阵线,唇枪舌战群殴官家!结果……往往是……全体阵亡。

    大臣(﹏):官家战斗力实在是太高,我等完全不是对手。

    赵佖╮( ̄▽ ̄)╭:无敌是多么寂寞!~

    某日,沉寂已久的赵佖突然提出要更改一下现行的官员体制,主要原因是官名儿太复杂,太繁琐,实在是不利于使用,阻碍发展。(赵佶:哥,其实你一直都没有弄明白咱大宋的官名儿叫法吧。赵佖╰_╯:闭嘴!)

    赵佖主张去虚衔,留实物,化繁为简,别差遣一套,品级一套,各自为政,弄的乱七八糟。还有那些挂虚职,不上班干领钱的,趁早滚蛋。国家不养闲人!说得赵佶和在场的王室宗亲齐齐一哆嗦。

    感到被哥哥抛弃的赵佶(﹏)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向老哥:哥你变了,当年不是一直以吃空饷为自己的毕生目标吗?

    气不打一处来的赵佖回了他一个犀利的眼神儿:嗯?老子要是能一直当个闲散王爷,当然愿意继续吃空饷。可你看看我现在,天天忙的脚不沾地儿,也不知道是被谁坑到皇位上的?!

    秒怂的赵佶立马变身狗腿:哥,哥你说的太对了。人生就是要不断奋斗,混吃等死的觉悟太低。弟弟一定洗心革面,坚决拥护哥哥的决定,好好工作,努力为咱大宋做贡献!

    大臣们面面相觑,觉得也不是不好,貌似官制是乱了点儿。

    章惇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官家圣明,我等即刻着手拟定章程。”事实上他也看这些个挂虚职的不顺眼很久了。国家的蛀虫啊,是得清理清理,支持官家!

    “官家圣明。”剩下的大臣们异口同声,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然而,你认为官家会如此简单?当然不会,他马上就要放大招了。刚才那个不过是试试水,小场面。

    等了一会儿,不见有其他大臣出列奏事了,赵佖端坐在龙椅上闲闲地说到:“朕近来看了看王相公(王安石)的《将兵法》,觉得颇受启发。”

    “官家……”赵佖这话一出,下边儿的大臣们就已经炸了锅,不是吧,官家这是啥意思,难道要用此法不成?有心急的已经张嘴要说了。

    赵佖漫不经心地挥挥手,打断了大臣们预要出口的话:“你想说什么?有违祖制?”

    大臣甲赶紧点头:“正是,这《将兵法》与我大宋开国之法相背,不堪使用。”

    ‘每次都是这一套,有违祖制!有违祖制!朕今天就告诉你啥是祖制!’赵佖两手随意地搭在龙椅两旁的把手上,不经意地抚摸着把手上的龙头,没有说话。

    殿上空气顿时紧张,大臣们齐齐打了个突儿。

    突然,赵佖身体前倾,还勾起了嘴角,邪魅地笑了。许久没见官家笑过的大伙儿顿时有点儿飘。‘官家这个笑容真是美呀。’‘官家还是这般俊美呀!’‘官家啥时候打算选女子入宫啊?我家小女可等着呢。’……

    赵佶、章惇、苏辙等少数头脑清醒人士:‘坏了,坏了,官家要出招了。’

    “呵呵,每次都是这几句词儿,你们的反对意见是不是应该换点儿新花样儿了?朕都听腻了呢,你说怎么办?嗯?~”赵佖轻笑出声儿,一双狭长漂亮的凤眼专注地看着刚刚发言的大臣。

    “咕咚”该大臣吓的吞了口口水,‘怎么觉得官家看人的样子特别吓人呐。’

    赵佖从容地靠了回去,舒服地倚靠在龙椅靠背上,眯着眼,说到:“祖制?何为祖制?谁又是祖?!”

    大臣乙出声儿声援:“臣以为,自三皇五帝始皆为祖先。”

    赵佖一听更乐了:“哟,你也知道啊。那朕问你,秦汉也应是祖吧?”

    大臣乙感到有些不妥,但官家说的也确实没毛病,只好硬着头皮答到:“自然是的。”

    此时聪明如赵佶、苏辙等人已经预见到了反对派的下场,在心里不住感叹:‘蠢呐!’

    赵佖继续打击:“你们说说,秦汉时期的兵制如何啊?可也是如我大宋一般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文官瞎指挥,武将跑断腿儿,妥妥儿的一盘散沙,一打就完?!”

    众大臣战战兢兢,不敢接话儿:‘官家,这话您敢说,我们可不敢应啊。’

    看着下边儿如鹌鹑一般的众人,赵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术业有专攻!武将就是领兵作战的,文官就好好儿管理政事,军政分开,别互相乱掺乎。军队就要交给固定的将领统帅,练兵打仗都在一块儿,士兵跟将领才能兵将合一,才能造就铁血无敌的军队!”

    赵佖一番话说的在场的武将们热血沸腾,心中未曾磨灭的雄心壮志瞬间点燃,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多年的委屈、愤慨、失落、怀才不遇,似乎都在这一刻,都在官家的话语里得到了宣泄。

    官家的理解与认可有如甘露般滋润了武将们近乎干涸的心田。他们无不紧握双拳,微微低头,生怕被别人看到自己通红的眼圈儿。‘士为知己者死,有官家这句话,战死沙场便也此生无憾了!’

    ‘官家说的好像也有道理,但还是不太妥啊。’底下半天没有人敢吱声儿。最后枢密使曾布顶着巨大压力,站了出来,直言到:“官家,此举是否太过冒险,万一,万一……先祖就是为了防止将领军权过大,容易造反,才……”

    这点赵佖自然也考虑过,但兵将分离毕竟还是弊大于利。赵佖抬眼看了看曾布,语气放缓:“曾卿不必过于担心。所谓官逼民反,这话用在哪儿都对。将领能起兵造反,必有拥护者众多,你觉得为什么造反者能得到拥护呢?”

    曾布:“……”朝廷腐朽,百姓困苦,民不聊生呗,这话我哪儿敢说。

    赵佖不以为意的一笑:“你不敢说?那我替你说,无非就是皇帝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吧。如果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谁脑子有坑跟你去造反呐?所以说只要咱们朝廷干得好,对得起广大百姓,这个事儿也就不用太担心了。”

    曾布张了张嘴,旁边儿的马运也想帮腔。

    赵佖挥挥手,换上了一副吊儿郎当的表情,截住话茬儿,继续说到:“再说了,与其自毁长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皇帝远程遥控瞎指挥,文官挂帅胡乱打,对外作战屡战屡败。那还不如冒点儿风险把军权完全交托给战斗第一线的将领们,随机应变,机动作战,方有胜算不是?”

    大臣们有所松动,正在仔细品味官家的金口玉言。

    赵佖眯着眼,随意地用手支着下巴,漫不经心的看着下边儿的大臣,张嘴又来了一句:“二选一,朕觉得与其为他国所灭,那还不如被自己人造反。”

    此言一出,众大臣一片哗然:“陛下,不可啊!”

    御史中丞苏辙忍无可忍:“陛下,不可乱说!”

    众武将直接跪了,指天画地赶紧发誓:“我们坚决不造反!!”

    赵佖也没想到随口说句话,他们反应这么大:“行行行,朕就是随便说说,又没说将军们肯定会造反。”

    众大臣:‘啊w(Д)w,这也是能随便说的吗?’

    御史中丞苏辙撸胳膊挽袖儿,估计只要官家再开口,他就要冲上去直接堵住官家的嘴了。

    总之,此战最后还是以官家赵佖欣然胜利,一众大臣口吐白沫全数阵亡告终。至此,大宋终于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兵将关系,直接调动起了广大将领的积极姓,充分鼓舞了军队士气。成为了扭转弱宋局面的开始,为大宋中兴提供了强大的武力保障。

    几年后,国库充盈,边疆稳定,百姓富足。赵佖觉得是时候普及一下义务教育,提高一下全民文化水平了。于是早朝上,赵佖跟众位大臣们谈起了自己的构想:办免费学堂,普及基础教育,认字识数,算账画画,天文地理,学科丰富。更主张因材施教,术业专攻,不分门第,不歧视任何行业,鼓励百姓自主从业。

    很多大臣不以为然,认为完全没必要,就现在这样就挺好,极力强调此举浪费国家钱财。

    赵佖懒洋洋地坐在龙椅上:“好?什么是好?百姓不认字,连官府的告示都看不懂,这是好?国家下达的政策,百姓根本就不知道,知道也不理解,全是睁眼儿瞎。这是好?!朕出去跟百姓聊天儿都聊不明白,你告诉朕好在哪里?!”

    大臣甲头顶冒汗,支支吾吾(哪儿有官家跑出去跟百姓聊天儿的(⊙_⊙;)):“嗯,啊,这个自古以来读书就,就是很神圣的事儿,这个都说读圣贤书嘛。这、这怎么能什么人都让读书呢?”

    赵佖气笑了:“你天生就高人一等?人家就没权利读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懂不懂?”

    大臣甲:“懂,懂……”

    赵佖还不放过他:“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子,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你明白不明白?文人墨客文化水平再高,也就那几个人儿,好干啥的?还不如我大宋百姓多认识几个字儿呢。当然啦,朕也不是不重视文化发展,朕也是支持文学进步的。你们换个角度想想,百姓都识字了,不是也多了一批文学热爱者嘛,多了很多人欣赏咱们的文学作品,这也是好事儿啊。”

    一众文臣痛心疾首:‘陛下您的目的已经暴露了,您打个巴掌给颗甜枣也不管用了。我们都明白的。’

    一干武将叽叽喳喳:“不就是让老百姓认两个字儿嘛,有啥大惊小怪的?”

    “就是就是,咋?怕别人比他强啊?”

    “可不,小肚鸡肠。俺们支持官家。”

    一心致力于教育事业的苏轼深感欣慰:‘嗯,官家的想法越发成熟啦。重视文化教育,的确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之举啊。’

    大臣乙仍不放弃,他含含糊糊,非常委婉地表达了自古以来就是用愚民政策统治天下百姓的观点:“……百姓懂的太多,不好管理。”

    赵佖:“那就说明管理者水平需要提高。说的就是你、你、你,大家一起提高!”赵佖伸手一划拉,把所有大臣都划拉在内。嗯,大伙儿一块儿加油吧!

    大臣们一口唾沫噎在嗓子眼儿:“……”

    此仗官家胜!

    宋明宗赵佖从不墨守成规,一生喜好革新,爱好尝试新事物,与大臣们打了无数次嘴仗,几乎立于不败之地。更是被后世评论为千古第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