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都市言情 玄幻仙侠 曲中求,GL百合 GL百合 BL同人 网游竞技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小屁孩问道孔夫子 第1节

作者:临江山人 字数:20618 更新:2021-12-31 18:09:53

    小屁孩问道孔夫子临江山人

    文案

    孔夫子在多数人眼中是自带光圈的神级圣人,但是有个小屁孩才初读论语,便一把抱住孔夫子的大腿,死皮赖脸、生拉硬拽、威逼利诱拐了夫子来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栏目。

    小屁孩就是本人,“一纯”是我的字,同时江湖人送外号“小恶魔”。

    小屁孩笑眯眯地看着被绑成肉粽子的夫子,阴阴一笑“本栏目,以蛋蛋后的思维去挑逗孔夫子,有趣也有含金量童叟无欺,快快入坑”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孔夫子,一纯 ┃ 配角孔门一众子弟 ┃ 其它论语,有趣,生活,蛋蛋后

    第1章 “学而时习之”坑了不少学生,真相却是

    咱们软萌地甩甩小皮鞭,立刻开始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则

    我相信学生党们对这一则实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发个噩梦也能哆哆嗦嗦被一句“学而时习之”给吓醒

    孔夫子委委屈屈地跟我诉苦“怎么会这样子呢用你们今天的话来讲不就是学习了新知识以后寻找适当的时机多加练习呜呜”

    一纯忙安慰他“不关你事哒,乖啊”

    其实“学而时习之”这句话被后代人误解得惨了,好些人拿着现代语言习惯去理解古文,以至于连不少教师上课时都喜欢搬孔夫子出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你们学习了之后就得经常复习,给你们划的重点回去好好背,知道了吗”底下一片有气无力“知道了”

    还有些可怜的娃没搞清楚发泄对象,把火气撒在孔子头上,说他“迂腐”、“假正经”。

    我还在苦海里挣扎的同胞啊,你们要知道孔子本人要求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啊

    孔夫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最希望学生不仅能理解“仁”的含义,而且能真正“行仁”

    再看“学而时习之”的“习”字的繁体是“習”,“習”像是一只小鸟在不断地试飞,这就是明明白白要大家实践的意思

    而现在受着学校应试教育的小鸟们是什么状态鸟妈妈丢一本鸟类飞翔重点难点大全给它们,它们不停的背呀背,却从没真真实实地扇动过翅膀。有志气的聪明鸟儿会怎么做呢我照样读难点大全,照样参加大大小小的树林知识会考,但我找合适的机会尝试飞行,飞第一次可能生疏又变扭,但没关系,飞的次数多了,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个大林子。

    最可怜的是有些天资聪慧的鸟儿,在日复一日的“听课背书考试”中丧失了飞起来的机会,这不令人痛心吗

    学生党站起来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吧

    作者有话要说

    小屁孩给看官大人们买个萌

    毕竟小屁孩问道孔夫子毫无炒作之处,无c,又不好卖腐,唯有靠屁孩我牺牲色相赚些许外快。

    看在我是小白的份上,大人们不要犹豫,立刻跳坑吧

    第2章 令人心塞的古代交通

    上一章,一纯已经和众位看官从字义上分析了“学而时习之”的意思,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日常生活着手,来接着看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则

    为什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呢,请您跟着一纯坐上时光机回到千年以前

    “哼哧哼哧”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乡间小道尽头,传来了大煞风景的声音。

    只见一个身披缊袍的肌肉少年骑在一只胖猪身上,他猛力一揪猪后颈的肥肉,胖猪就撒开四蹄,霎时间尘土飞扬,颇有一种“剑走天涯”的气势

    再定睛一看,只见猪脖子上居然挂着“三胖”二字

    胖猪我不是已经发出郑重声明不许再叫我“金三胖”1了吗

    一纯好的,鑫月半。

    胖猪一怒之下涨红了脸,绝尘而去

    然而它驮着的肌肉少年很无奈“咱走了这么久,还在这条乡间小道上,什么时候能到孔子的家啊”

    没错,这猪背上的肌肉少年就是日后有名的孔门弟子子路啦。

    其实,一纯杜撰上面这个小剧场,不仅图个调戏三胖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间接告诉大家古代的交通有多不发达然后进一步推导,“有朋自远方来”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看官大人你扯了那么久,现在才入正题,有没有搞错

    一纯哎呀,看官请您息怒咱小屁孩问道孔夫子致力于带给您既有趣又有含金量的文章,这种尊贵奢华有内涵的体验不是随便一个栏目都能的哟。

    一纯喝口水接着说这不,上面的小剧场先搏您一笑,接下来是真凭实据部分哟请您搬好小板凳和爆米花,以下是理科渣渣一纯耗费一个下午所计算出的数据

    注为方便理解,一切事物皆采取现代数据和单位,粗略计算,不必深究

    为了让您更清晰古代交通情况,从而感受“有朋自远方来”究竟有多令人激动,一纯先假设了一个“无厘头”2情景。

    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们也不必设定有多远了,夫子不是鲁国人嘛,就来个山东省境内游好了。

    假设情景一大妈从青岛出发去曲阜见孔夫子,顺便推销“脸基尼”3。

    一纯不是山东地理专家,我们也不考虑从青岛至曲阜中间是否要坐船、绕山等因素。为了方便,直接拉直线距离,测得3145公里。

    那么,接下来我们分两种交通工具来进行理论测试

    方案一马车。

    方案二大妈的腿。

    我是萌萌哒分隔线

    实行方案一青岛大妈家里富裕,于是乎,她选择乘坐马车去曲阜见孔夫子。

    这里要普及一下周朝的马车,传说周武王接受周公建议去发展交通,马车也由最初的一马拉车演变为多马拉车,成为证明社会身份的又一表现方式“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举个例子,咱们孔夫子是大夫阶层,他的座驾就是由三匹马拉车的。

    ○那这个周代马车是什么速度呢

    本来马拉战车能达到近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但是考虑到青岛大妈只是去见朋友,所以就算马车大约是15公里每小时好了,记作15kh。

    一纯私底下估计这可能只是马在精力充沛的时候能达到的速度,但苦于我还没有机会亲身试验,就姑且这么用着。而且这里要再次注明,我没有把变量计算在内。

    ○那么我们可以来算算,坐马车行驶完全路程需要多少小时呢

    31451521h

    答案是约等于21个小时。

    ○好,那我们拿“铁人”标准来算算,青岛大妈以“不顾一切拼了老命也要尽快见到孔子”的状态,从青岛到曲阜要多少天

    一天24个小时,正常睡觉加上午休总共去掉9个小时;一日三餐都吃压缩饼干总共去掉1个小时;给马一点歇息时间加上解决如厕问题总共去掉1个小时,剩余13个小时。

    2491113h

    这是到达极限的计算方式了,一纯估摸着一天折腾下来不死也残要知道古代道路不平,马车颠簸,“屁股开花”的概率极高。

    方案一经过粗略计算后得出结论

    青岛大妈乘坐马车去曲阜探望孔子需要1天零8个小时。

    我是萌萌哒分隔线

    实行方案二青岛大妈家里贫困,于是乎,她选择走路去曲阜见孔夫子。

    我们现代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5公里每小时,但是古代人宽衣大袍,穿的又不是运动鞋,一纯觉得这里应该打点折扣,姑且算是4kh的速度好了。

    其实,古代道路不像现代平整,爬山也没有石阶的,不过一纯想一想方案一的马车速度也没有这么计算,于是为了实验结果准确,也不加计算。

    ○我们可以来算算,靠双腿走完全路程需要多少小时呢

    3145479h

    答案是约等于79个小时。

    我们和方案一的日均使用时间要保持一致,还是13个小时。

    79136天

    哇塞,我怀疑青岛大妈这一转下来,6天没停过,脚铁定浮肿成猪蹄没和孔子“唠嗑”几句,就得先去看医生了。

    方案二经过粗略计算后得出结论

    青岛大妈靠双腿走去曲阜探望孔子需要6天零1个小时。

    分隔线萌且酷

    您看看,别说从远方了,就是山东省内的朋友来探望孔子也是很费事的。何况,您别忘了一纯的诸多操作把时间利用往最大化去计算、速度一直是最高时速、两地距离拉直线、不计算一切切实存在的变量才有了这么个还算可以的数据。

    所以说,古人对“有朋自远方来”这事十分看重与珍惜。

    朋友,朋友,追其字义,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后来人们习惯把这两个字放在一块,也没那么多讲究了。

    孔子对远方朋友的到来也是很开心的,在论语后面的内容还会说到,蘧伯玉使人来拜见孔子,孔子很高兴这个蘧伯玉可谓是和孔子志趣相投,孔子评价他是君子君子哉蘧伯玉。

    或许,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这个的感受已经没那么细腻了,反正有飞机、高铁、轮船,对方来了请他她吃顿饭也就是了。但我们仔细体会体会,现在通讯便捷,两地的朋友打个电话联络也不是不可以,但对方仍能把“见你一面”列入假期安排表,那说明他她打心底里把你当做好朋友,这是非常难得的

    很多时候,我看到一桌子人应该是来聚会的,却谁都不与谁交谈,各自低头看手机,我在感叹手机带给人变化的同时,也不知是该可怜他们的友情如此浅薄,还是该批判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差劲。

    总而言之,如果全中国人都学习自己祖先的优秀文化,就不会有各类心智不坚定、行事不着调、道德无底线的人。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如斯君子,难道只存在于曾经的国土之上吗

    作者有话要说

    嗨,我亲爱的看官们我又来了,不过今天不是来卖萌的,而是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何我笔名“临江山人”在文章中却自称“一纯”。

    并非是我脚踏两条船,而是

    我是晋江新人,小白一枚,所以当我想注册笔名为“一纯”的时候,被残忍地告知这个笔名已经被注册了。

    即便我再喜欢自己的表字“一纯”,笔名还是得有的呀,所以我想呀想

    我想到了我的偶像苏轼

    他写的临江仙深得朕心,但自称仙好像也不妥当,干脆就拆字成“山人”啦

    这就有了“临江山人”的笔名。

    其实笔名也挺符合我居处的环境珠江某支流就在我的脚边流淌着呢

    今天就唠嗑到这,下一章再见

    第3章 “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素养

    懒鬼一纯把论语第一则拆成了三章来讲,今天,终于轮到被冷落已久的最后一句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则

    孔子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他们都成为君子,不过,想成为君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纯读完论语,觉得能比较全面解释“君子”的是四个字文质彬彬。

    意思是,外在的礼节谈吐和内在的真诚质朴相得益彰,那么这就是君子了。

    无怪乎外国人学习论语的时候,总是难以理解。重要的是,在西方的文化里从未出现过“君子”的概念,但这却恰恰是论语的核心内容。所以,当有些英文版本的论语把“君子”翻译成“绅士nt”时,令人啼笑皆非,但也确是难为他们了。

    “绅士”和“君子”怎能混为一谈呢

    说实在的,“绅士”相对而言容易学到,把外在的礼节做到极致,不给他人带来一丝困扰就可以了,然而,是否一切行为出自真心实意且恒久不变就很难说了。

    “君子”的磨炼显然更多如果只是学到外在礼节而缺乏真诚的心意,非但别人不认可你是“君子”,自己也不会心安。

    您瞧,孔夫子不但给出了君子这个概念的标准,平常还很注重细节的传授,像今天的“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其中之一啦。

    孔夫子摸着看官您的头毛,温和地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这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有一种翻译是把“愠”直接理解成“生气”,但屁孩琢磨琢磨,这不太符合人的正常情绪变化。只是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立刻“生气”,这样太夸张了,个人觉得“恼怒”更恰当一点,因为“生气”的怒气程度比“恼怒”要高。

    而“愠”本来的字义也能很好地证明一纯的推测。

    汉字是象形文字,在不清楚原本字义的时候,我们除了查字典,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并联系已有的汉字知识进行联想。

    愠竖心旁日皿

    竖心旁就代表心,凡是有竖心旁的字都基本上跟人的心情脱不了干系,如愤、悷、怆。

    日和皿和“热”都有关联太阳代表火热;皿是煮熟事物的器具,属于导热体。

    这么一来,我们可以推导出“愠”的意思大抵是“心里燥热”。

    像这种结构简单的字,一纯基本上能看出字义,果然,后来我为了准确起见,再去查证,发现也是和我想的八九不离十。

    稍微有点出入的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右边“昷音同温”原本是“上囚下皿”,表示“给囚犯食物”,意为仁慈温和。但也无伤大雅,因为无论是“上囚下皿”,还是“上日下皿”,都表示温热。这对我们理解“愠”字没有太大影响。

    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很好的素质,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的心也不要因此燥热、气闷。毕竟人的性格多样,习惯与爱好各不相同,别人不了解你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奢求些什么。相反,我们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心态应该更加平和,更能理解和包容别人。

    我们也不妄想一下子就能做到,成为“君子”,只不过在这个心态浮躁、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中,在日常与人交往之中,我们能磨炼出一颗温润包容的心,对人对己都是一件好事

    我们论语学而第一的第一则到此就讲完了。

    这里,一纯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进行一下说明论语是一本孔子师生语录的合集,每一则之间没有特别紧密的关联,而且每一条语录都没有清晰的时间背景。

    所以,有些人读论语以为第一则一定有“开宗明义”的作用,其实是不那么正确的。

    论语是孔子的徒弟徒孙整合排序的结果,由于年代久远,我不清楚徒弟们的排序依照什么原则,但对于为何把第一的位置给到了此则,个人还是有些许感受和理解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则绝对不是“开宗明义”、来个总起,因为在学习完整部论语之后,您能发现核心思想是“仁”,倡导的是“君子”,这些内容都在后面。

    我们仔细感受,这一则里都是日常学习生活需要注意的事情“学而时习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有朋自远方来”和朋友之间要真诚维系感情;“人不知而不愠”与他人交往时要注意心态平和。

    或许孔门子弟把这么生活化的一则排在第一位,也是想告诉大家要把平常基础的东西处理好,才能更好地学习核心思想。

    急于求成要不得根基没打好就想盖高楼,那最终也逃不过“倾倒”的命运。

    第4章 儒家的根本究竟是什么

    今天,常驻嘉宾孔夫子没有档期,于是本栏目请到了孔门弟子有若,来做客小屁孩问道孔夫子。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第一第二则

    有若对看官拱一拱手,把脸上的表情调成“严肃”模式,说道“一个人为人孝顺长辈、与兄弟相处和睦,但是却对君主不恭敬,这是很罕见的;不会对君主不敬,但却又反叛作乱,这样的人还没有过。一个君子要致力于根本,只有根本稳固才能走上人生的正途。孝顺长辈、兄友弟恭就是仁的根本。”

    听完有若给我们带来颇具催眠力的演说后,我们来醒醒神,先人肉一下“有若”其人如何

    您不用表态,我知道您对此事一定非常赞成的。

    孔子坐享徒弟三千,有若就是其中称得上名号的其中之一。如果把孔子对学生们的喜爱程度一一化成后宫位分的话,嘻嘻,让我想想想想就很刺激,嗯,颜渊一定是“皇后”,我的子贡应为“贵妃”,至于有若应该就相当于“嫔”了。

    孔门十哲中并没有“有若”的名字,但是为什么他能得到“有子”的尊称呢这等待遇连我最爱的子贡都没有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众所周知,论语是由孔子的徒弟徒孙收录成书的。您问具体到哪个学生一般咱都认为是“曾参”以及今天的“有若”。

    原因在于纵观整部论语,除去孔子,也能被尊称为先生子的就剩曾子和有子。不难推测,曾子和有子等学生在老师去世后,也开始收徒弟,传播孔子的学识。后期孔子徒孙们编录论语时把自家老师的语录也收录进去,但总不能直书老师名字,于是乎得用尊称,便有了“曾子”和“有子”。

    虽然,有若同学的名气没有其他师兄弟高,但他也是很努力去参透孔夫子讲的道理,并有了一定的理解。

    本则,有若总结事物的规律,即便和他老师孔夫子的总结比起来不够全面深刻,但也有可观之处,还是可以拿来给众位看官分享的。

    上面小屁孩一纯已经做了翻译,这里便不再重复。

    咱们直接来探讨有若这番话的含义。

    作为民众的您,想必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我国古代阶级的制度。

    有些吃瓜群众还老是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讽刺旧时代,嗳哟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产物,“君臣父子”也是当时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方式。其实说实在话,现在也没什么差,换了个皮儿,芯子总归是那个芯子。

    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可以从有若的这番话中,整理出一本周代的穿越指南之人际关系。

    当您穿越到一个周代人身上,装失忆还是其次,可别赖皮撒娇,因为您要面临最直接的挑战就是“孝悌”

    周代时的宗族关系还是很密切的,您如果穿越到了大户人家恭喜您您将拥有“三大姑五大婆二伯七叔同住一窝”的别致体验。虽然您能吃好的穿好的,但这“孝”也要付出多倍,因为在当时,孝顺不仅限于爹娘,更有一屋子老大爷等着您

    那这个“悌”呢您若成了哥哥,那还算好,对弟弟友爱,必要时给他提醒、给他帮助、维系好感情。如果是穿越成了上头一堆哥哥的小弟,那就有时间让您“弟恭”呢。

    这还是在家里,您就已经需要花时间好好适应,到了官场上才更应该烧香拜佛,毕竟您是大户人家子弟嘛,受教育的权利可不是白给的,您要走上仕途,造福百姓。与国君上司的相处之道,俨然就是与家中长辈相处之道的升级版。

    万一遇到了昏君,您也是无话可说,私底下不能非议国君,行动上更不要做出叛乱之事除非您有十成胜算,不然,国君在摘掉您官帽的同时“一不小心”就把您的头颅也摘了。

    上面都是在家在外的基本守则,不过,您初来乍到,还是好好地学习先吧。

    关于学习,一纯还是很欣赏有若总结的这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他总结的好这点是没错,可他说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呢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觉得接下来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有若给出的答案。

    学过论语的看官也清楚“仁”是核心思想,“仁之本”就是根本。

    但是,“孝顺长辈、兄弟和睦”就可以算的上是根本了吗

    个人揣摩了好久,最后觉得,“孝悌”属于根本,但不完全等同于根本。

    而更好的理解是“意诚”,一切出自真诚的心意,“孝”和“悌”正是真诚心意下的产物。

    所以说,一纯会觉得比起孔夫子有若还是不够全面透彻。道理就在于此。

    “意诚”其实是大学里的词语,一纯近期把大学读熟了,才恍然领悟到一些论语里面不清晰的意思,此处便是一处。

    大学里说,探究事物的道理之后得到知识物格而后知至,得到知识智慧之后意念真诚知至而后意诚,意念真诚实在之后心态端正意诚而后心正,心态端正平稳之后提升自我素养心正而后身修。

    后一段接着说,上到最高统治者下到黎民老百姓,都把提升自我修养作为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既然“修身为本”,那遵循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规律,我们最终还是发现归根在“意诚”。

    有的看官就纳闷了不应该是“格物”吗格物是最基础的呀

    “格物”是最基础的没错,但它和“致知”同样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只要不断堆砌知识就可以了。

    博学是为了让人更容易参透根本,学识到了一定的境界,人就会觉悟一切刻意营造的东西都是假象,人来世界上走这么一遭,最应该做的反而是“活出真我”不虚伪,真真诚诚地对待每个人、每件事,这是根本,有了这个根本,再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面的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作者有话要说

    孔夫子不在,一纯可以放肆地卖萌啦

    走过路过别错过呀,本栏目新鲜出炉,求入坑求虎摸,喵

    第5章 励志男孩曾参是如何完成蜕变的

    在上一章的节目中,孔夫子没有档期,所以请有若同学来客串了一下。然而,这一章,一纯可以很明白地告诉各位夫子他依旧没有档期

    于是,一纯只好花大手笔请来了曾参同学,给点掌声我们的特邀嘉宾

    说实在话,我私底下跟夫子沟通的时候,那叫一个语重心长“大丘啊,你看这事不妥啊,你毕竟是节目的常驻嘉宾,怎么才露几次脸就说档期调不来了”

    孔夫子一本正经地解释“纯纯啊,我毕竟是个老师,肩负着教育的重任呐,我这星期都得呆在杏坛1讲课呢。”

    看着孔夫子离去的儒雅身影,我叹了口气,之前我严重怀疑孔夫子是不是偷偷地带着爱徒颜渊度假去了,现在看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哈哈,开个玩笑,孔夫子是多么严于律己的一个人呀,不然也教不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啦。

    像今天的曾参同学便是其中之一啦。

    说起曾参呀,他可是励志boy啊您道一纯为什么要花大手笔请他上节目吗因为人家已经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书,在励志书籍畅销榜上占一席之地。

    一纯挪挪屁股,一脸正经地采访“曾子您好,非常荣幸能请到您来我们节目,跟大家分享、交流”

    曾参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微笑和看官示意。

    一纯接着发问“我们知道您的老师孔夫子曾经对您有过这样的评价鲁钝参也鲁,可是在资质不算特别好的情况下,您今时今日依然有这么大成就,这么成功。我们都十分想向您请教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曾参看了我一眼,然后,狡黠一笑“答案就在我今天带来的内容里哟”

    “哇塞”,一纯不禁感叹于曾子的上道,毕竟一本正经从来都不是我们节目的风格,“好非常感谢您”

    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今天探讨的会是哪一则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第四则

    哈哈答案出来了曾参之所以能蜕变得如此成功,原来全靠自我反省啊

    只见曾参拱拱手,向大家说道“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替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实守信传授给学生的道理有没有去印证练习”

    相信这一则大家都很熟悉的了,翻译的难点也很少。不过,还是有些许地方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可能细心的看官已经发现了怎么这屁孩子对“传不习乎”的翻译和印象中语文教科书的不同啊

    学生党最清楚了,我们初中的语文书编录节选了论语十二章,今天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其中之一。

    书里对“传不习乎”的“传”是这样注释的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一纯无论是以前学论语十二章,还是初学论语时都没觉得有任何不妥。

    但在后面的论语学习中,我猛然醒悟读每一则都不要大意,要时刻记得论语里面所有语录的时间和背景都是不清晰的。

    我们知道曾参是孔子学生,便自然而然地代入到这一则的理解中,却很少想起人是会成长的

    您看,曾参自我反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明摆着告诉大家,他不是小孩子了为人谋而不忠乎

    他已经踏进社会,有工作了可见这一则不会是曾参还处于学生时代说的

    所以说,“传不习乎”不能理解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反复练习”。

    其实您不从时间点进行推理也可以,直接看字词的翻译更清晰。

    传,理解为“传授”是没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字是输出性的,不是接受性的。如果,曾子是“被传授者”的话,他为何不用“学”这个字呢

    况且,上一期咱才说过有子和曾子都做了老师,继续传授孔子的学识。曾子的职业与他说的“传不习乎”是能对的上号的。

    “习”这个字,咱们之前已经分析过了,它的繁体形式是“習”,表示“鸟儿不断地练习飞行”,含实践之意。而这里“习”的对象虽然不太明确,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去“习”都没有错老师传授的知识道理自己都没有做到,又谈何为师老师要督促学生们多多实践,帮助他们深切体会,这不也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吗

    以上,就是一纯对“传不习乎”句的一些浅见,与诸君分享交流。

    其实,读完整部论语,我是对曾参其人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的,因为他的人生就像是“丑小鸭变白天鹅”一样的励志。他以前是比较鲁钝的,资质不太好,但是他脚踏实地地去努力累积,后来便获得了大智慧,对老师的道也有所领悟。

    您去翻论语,看到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知道那时候他还是个“愣头青”;一看到他说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便觉他已经是“一块老姜”,一击即中。

    孔子有很多学生后来都做老师讲学,我个人比较欣赏曾子,可能正因为他早期的愚钝,他的教学模式属于是循序渐进的那一类,就如同他这一则说的话,不是什么核心大道理,只是很生活化的注意事项,同时他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方法自我反省

    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才能把自己再往上推,不足的改善了,剩下的不就都是优秀的习性了嘛

    还有啊,他这里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对“三”的普遍理解都是“多次”。不过,也有人说这里的“三”就是实指“三次”,私以为不然。

    曾子在这一则里,确实举了三点,然而从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点后面代表的一大方面“为人谋”代表了职场方面;“与朋友交”代表了交友方面;“传不习乎”是工作以及理想方面。

    在平日里,曾子肯定不止仅仅反省三个小问题,他是在审视自己生活各方面有没有做好,所以,又怎能把“三”理解为“三次”呢

    最后,和您分享商朝开国君主的反省事例,来个hayendg。

    成汤在洗澡盆上刻下箴言如果能一天弃旧图新,那么就可以天天保持,新了还要再更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洗澡,能把身上的污垢洗干净,而成汤又联想到了自己思维上的错误能不能也洗干净呢于是,他在澡盆刻下了这句话,每天清洁的同时也做出反思,然后进行改进。

    我们今人自然不可能也在浴缸上刻上箴言以警醒自己,但是只要长存反省之心,每天花上一点点时间去思考,然后努力改正,就能拥抱更美好的自己

    注

    1杏坛现今的杏坛在山东省典阜市孔庙的大成殿前。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因此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后来,“杏坛”也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作者有话要说

    小屁孩也要努力啊反省这事我经常干,但是改良嘛,却是一件艰巨的事情,父亲大人也总是吐槽我就只会事后总结。一起加油

    对了,细心的看官已经发现一纯跳开了学而第一的第三则没写。事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较短,我们留到后面讲相关话题的时候一并说了。

    第6章 两千年前的君主守则是怎样的

    孔夫子连逃了两章,这一章,一纯说什么也要把他逮住,献给看官们。夫子好像也意识到自己消极怠工,于是乖乖束手就擒,一撩袍子就上节目来了。

    今天,孔夫子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给大家带来了小讲座,听众进场还能获得价值9毛9的春秋时期君主守则一本,千万不要错过哟。

    呆萌的看官一打开春秋时期君主守则,赫然十几个字占满了一页纸。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第一第五则

    “我嘞个去坑人也不带这样的”呆萌看官秒变小暴龙,充分表达了对君主守则的极度不满,“就这么几个字,非要把字号调成母鸡那么大,硬凑页数,还9毛9呢,再给1分,凑齐一块钱买颗糖不是更合算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偷鸡摸狗、无商不奸啊”

    一看小暴龙要离场,夫子一派温润儒雅地走了过来,道“此言差矣。这位看官,您有所不知,印刷厂打印出来的小本子确实值那么1块钱,毕竟也包含了油墨、纸张和电的费用。但是这一本君主守则里蕴含的道理肯定远远超出这个价。虽说您生活的年代不存在皇帝这个职业选择,但是治国的那一套放在职场上也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好吧,那就看你接下来怎样表现,不然,道上的人都知道我哥黑白通吃,分分钟来砸你肠子。”小暴龙看官如是说道。

    一纯在底下暗自想道你哥不就是拿了几次围棋比赛冠军,江湖人送“强攻固守总相宜”的相宜哥嘛,用得着这么得瑟吗

    话虽这么说,但狗腿子一纯被小暴龙一吓,还是立刻腆着脸,笑得比哈士奇还傻还灿烂。

    孔夫子无视一纯,然后端庄自持地开口说道“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就要恭敬谨慎地处理国家大事而又诚实守信,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下属官吏,役使百姓不要耽误农时。”

    很显然,孔夫子说的这一段话是针对君主而言的,不然一纯又怎会把它包装成君主守则呢

    虽然,把这一则放在现代来看,实用性貌似不大,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则了解到先秦时代对明君的要求,也能将它引申到现代职场上,从中联系出一些小智慧。

    首先,一纯带着您再回顾一下春秋时期大致的社会等级。

    一、 天子

    二、 诸侯

    三、 卿大夫

    四、 士大夫

    五、 平民

    六、 奴隶

    我们这一则的开头是这样说的道千乘之国。

    “道”这个字通“导”,在这里表示“治理”、“引导”。

    接下来的“千乘之国”就能明确孔夫子这一番话的对象了诸侯国的国君。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的天子没有实权,但是明面上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土地,他的代名词是“天下”。所以“千乘之国”的“国”一出现,我们就知道孔子是在说诸侯国的国君要怎样治国了。

    千乘之国,“乘”是个量词,也是春秋时战车的单位。大家普遍认为“一乘”是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加上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一乘100人,千乘便有100000人,可见“千乘之国”拥有很不错的军事力量,不过,在春秋末年,“千乘之国”也只是一个中等国家了。

    孔夫子就以这种平庸的中等国家入手解说治国之道,因为中等国家基本是维持在一个基本水平上,平常就便于学生理解。

    首先,是统治者自身的态度。

    平民看国君,以为他们高高在上,平日不用劳作就能享受。其实不然,“国君”再怎么着它也是一种职业,只不过要解锁这个特殊职业,需要您的运气。但是真正从事这个职业,您才知道辛苦。

    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君主优渥的生活条件,便要求他们调度更多的工作。“国君”这份工作没做好没关系,您可以罢工,只不过这个“罢工”的代价就是您的小命,而“侩子手”不出意外都是您的叔伯兄弟,甚至是您夫人的姘夫。还不止这点屈辱,您的名声将会被后任抹得和乌鸦毛一样黑漆漆。

    所以,从事“国君”这个行业,其实和其他职业一样都得敬事

    我们把“敬事”翻译成“恭敬谨慎地处理国家大事”是讲得详细了。其实最直接的就是“敬畏自己的事业”,态度恭敬、不马虎、不随便,这一点是无论处在哪个职业都应该做到的。

    那么,“敬事”放在国君身上就尤为重要。

    农民没有“敬事”,庄稼荒芜,生计无法维持,祸害的是他自己那一家人;

    教师没有“敬事”,传道不当,门生碌碌无为,祸害的是国家日后的栋梁;

    国君没有“敬事”,耽搁政事,导致一国内乱,祸害的是全国无数老百姓。

    当然了,仅仅是对待自己的职业态度认真恭敬还不够,作为国人表率的君主,他们必须要恪守优良的品格。

    “敬事而信”的“信”就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品格,诚实守信支撑起了人与人之间的良往。

    想必您也听闻过“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吧,一个国家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后来也引申出人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足的意思。那么要怎样才使老百姓信任政府呀自然是国家一把手要展现出自己的诚实守信,那么百姓才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呀。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更是对国君的一大考验了您别说“不就是节约财政开支、爱护下属官吏、使百姓不要耽误农时嘛,有什么难的”

    很多储君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大抵也信心满满,但君不见多少人一坐上最高的宝座,便迷失了自我。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是至高无上的权利代表,掌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多少君主滥用此权,草芥人命,还常自恃天下最矜贵之人,骄奢淫逸,不知民间疾苦。

    上古的贤君尧和舜都是难得之人,他们都是自己带头紧衣缩食的,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时代背景不同,物质基础越好,君主们在“节约开支”这方面越是不足。像唐玄宗,也算是丰功伟绩的人物了吧,他早年砸碎宫中玉叶冠等稀世珍宝以明其志,晚年到底还是奢侈了起来。

    后代人熟知的节俭君主大概就是明思宗了,可他那是帝国没落时才有的作为,也不用人建议,换做是谁都懂得要裁减开支。

    而孔夫子此处的“节用”有防患于未然之意,当国家还处于兴盛的时候,君主们就要懂得这个道理,一代传一代,这个国家的命数才会长远。

    说完了“节用”,咱们紧接着谈谈“爱人”。

    “爱人”,这个好理解,爱护下属官吏嘛,别以为下属合该就是君主的撒气包,若因此君臣离心,导致国家流失了人才,那就危险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下文出现了“民”这个字眼,所以我们知道这里的“人”应该作狭义理解,特指士大夫阶层以上的人。这是古文里常出现一个小知识点。

    而小屁孩一纯的注意点不在“爱人”怎么理解,而是奇怪孔夫子把“节用”和“爱人”放在一起讲有什么用意毕竟这两样东西不是一个层面的。

    直到读了大学,我想我找到答案了。节约财政开支不仅仅是君主要身体力行,其中还包含了另外一群人臣下。不是所有官员都两袖清风有操守的,大学里面就特别提到“百乘之家,不蓄聚敛之臣”,连百辆战车的大家族都不白养着敛财的臣下,何况这一则的“千乘之国”呢。

    要想让这么多臣下都节约开支,更是难事。所以在君主拿走了人家的奶酪时节用就要适时给个甜枣安慰安慰爱人。

    所以说,有为君主的革新向来不易,要成为一个调度得当的贤君真的是件难事,其中有诸多复杂的方面等着他去妥善处理。很多老油条一看见自己的利益被收走了就不干了,所以,如果能有“节用而爱人”这样的大智慧,那这个人可谓是“君主”的料子了。

    最后一句,其实就更加关键,因为它牵扯到一群最重要的人百姓。

    自古以来都是“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民心是国家的根本。

    因此,君主必须要了解到老百姓的需求。

    老百姓其实没什么特别需求的,只不过是基本的温饱有保障,再多一点也就是三年抱俩,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常地过一生。

    所以“使民以时”在封建农业社会可谓是一针见血。老百姓自己耕种,交些税收也没问题,我自给自足。但是最要命的就是很多君主都触及到他们的底线了徭役古代的民众没受过教育,但是他们勤快,知道自己努力便能穿暖吃饱,这通常就是他们唯一的生计。要是政府加重徭役,民众没法耕地,没有收成,还要交税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情况揭竿造反

    您听听当时百姓的心声你让我无偿劳动我也认命了,可你不给我生命保障不说,还害得我没办法耕地,别说没有收成,我家里都开不了锅了你知道不我不就为那一口饭吗是你逼我的

    所以国家一把手要明白,普通人要求的东西其实不多的,你只要能了解到他们的需要,安排大家各司其职,这就是最基础的了。

    您看这一则放在当今社会是挺吻合的每个人都恭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职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人交往时诚实守信,收获好人缘;在单位里不自以为是,对下属好,万事留一线,线多了不就能结成网了吗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